星雲大師---06《僧事百講》叢林類別 @妙法蓮華社


心緣-100180  03/31   11077  
4.0/1 





  佛教叢林分布於大江南北、有各宗各派,真是形形色色都不一樣;不只中國的大寺院才稱「叢林」,日本、韓國,也有很多叢林,甚至,早期佛教在印度的發展,就有很多的叢林。   自古以來,佛教叢林是十方僧眾修行辦道的地方,是陶冶僧格的修煉所。過去中國大陸四大名山、各大叢林、各大宗派都有根本道場,平日所居人數,不下百、千人以上。隨著佛教的弘傳,寺院道場因應各個時空、地域的弘法需求,展現了不同的風貌,豐富了佛教的文化內涵。第一講就叢林意義、種類、名稱及未來發展等等提出說明。 問(1):在佛教裡,叢林是什麼意思?為何稱「叢林」? 答:佛教叢林就如同在家庭、在社會一樣,每個人有出生的家庭、有工作的場地。若出家了,就有所屬的常住、寺廟,寺廟不但是居住的地方,更是參學、修行的場所。   叢林種類很多,雖然我出家七十餘年,但所知仍然有限。佛教叢林分布於大江南北、有各宗各派,真是形形色色都不一樣;不只中國的大寺院才稱「叢林」,日本、韓國,也有很多叢林,甚至,早期佛教在印度的發展,就有很多的叢林。   所謂「叢林」,是指很多出家人聚集一起修道的寺院,它供給出家人修行之用;且是陶冶僧格、修學辦道的修煉所,過去也將叢林叫做「選佛場」。比方,飛鳥,要在叢林樹木多的地方飛翔、居住;野獸、各種動物,也在山林裡居住,所以,要有叢林,才有飛鳥、野獸聚集。就如翠竹黃花,翠竹有竹林,花也有花叢。眾多樹木集中而成叢林。   若規模太小的寺廟,就不能稱為叢林。以「寺」、「廟」、「庵」、「堂」來 講,寺是比較近於叢林的稱呼;「廟」,是道教的寺廟;「庵」,是佛教女眾的道 場;「堂」,是在家善男信女修行的場所。   從佛教的發展來看,中外各地從「寺」展開的,就有很多不同名稱。總之,叢林有叢林的規模及內容,不是所有寺廟都能稱叢林。 問(2):「叢林」是否起源於印度佛陀時代?它與叢林、樹林有關係嗎? 答:「叢林」名稱不完全與樹林有關,但是,山林裡的大寺院稱為「叢林」,都市的大寺廟也稱為「叢林」。   經典記載:佛世時,有一天,佛陀和阿難尊者出外行腳,經過一座山丘,樹木茂盛,佛陀指向一個地方說:「阿難,你看!這個地方叢林茂密,將來優婆芨多成為一代祖師時,他會在這裡興道建寺,成為叢林。」當初,以摩揭陀國竹林精舍為南方弘道的根據地,稱為「精舍」,不稱「叢林」,也住了千人以上。 後來,佛陀到北方舍衛國建了一座千人的「祇園精舍」,即《金剛經》、《阿彌陀經》裡的「祇樹給孤獨園」,這是「叢林」。當時的印度那爛陀大學,可容納幾萬名學生,就稱為「叢林」,早期印度佛教的大寺院,相當於現在一所大的學校。   印度的迦葉摩騰、竺法蘭「白馬馱經」將佛法傳到中國,漢明帝崇敬兩位僧人功行高深,下令在城市建四座寺院,作為女子出家的道場;在城外建三座寺院,供男眾出家修行,但規模並不大。到了唐代,馬祖道一創叢林,百丈懷海立清規,中國佛教叢林就一座一座普及起來了。   叢林寺院是信仰的中心,是弘揚教義、培育僧才的學校,佛教寺院相當於社會上的小學、中學、大學、研究所;佛法僧三寶,佛是校長,法是教科書、經典,僧就是學生,佛教大學的首任校長,就是釋迦牟尼佛。叢林寺院在世間的流傳,早已具備人間大學的功能。 問(3):「叢林」又稱「寺」,還有其他名稱嗎? 答:佛陀時代稱寺為「精舍」,如中印度王舍城的「竹林精舍」、舍衛城的「祇園精舍」,是最早的佛教寺院。這些精舍大都建在城外幽靜的林地,也稱「蘭若」,即寂靜處;又稱「伽藍」,是僧眾居住的園林。   東漢時,最早稱出家人居住的地方為「寺」,迦葉摩騰、竺法蘭從印度來到中國,漢明帝奉為國賓,就以國家的賓館鴻臚寺作為招待所。不過出家人住下來,不是三、五天就到其他地方,而是一住多時,漢明帝便以白馬寺為其安居的處所,自此,出家修行的地方通稱為「寺」。如具弘傳佛法的功能,就名為「講堂」。佛陀講經說法的地方就稱「講堂」,如鹿母講堂、祇園講堂,相當於今日的教室,當初祇園精舍就有七十二間講堂,可見,佛陀廣建講堂,早以文教弘法了。   此外,寺院也稱「道場」;寺院容納各地僧人前來住宿,也稱「招提」。又有稱佛教建築為「剎」,韓國至今仍沿習「剎」的稱呼,如通度剎、海印剎、松廣剎等,現在的出家人也習慣尊稱寺院為「寶剎」。日本把附屬於大寺院的小寺稱作「坊」。   以台灣的寺院來說,印順導師在新竹建「福嚴精舍」、台北有「慧日講堂」,可見精舍,也可稱「講堂」。如慈航菩薩在汐止建「彌勒內院」;南亭法師在台北建「華嚴蓮社」,煮雲法師在鳳山提倡念佛,建「鳳山蓮社」;東初法師在北投建「佛教文化會館」,如此便有「講堂」、「精舍」、「會館」等不同名稱。   像「院」、「庵」、「菩提院」、「法華庵」、「觀音庵」,這些多屬於女眾道場。「庵」,是指出家人或隱遁者遠離村落的簡陋草庵,後來,便稱比丘尼住的地方 為「庵」或「庵寺」。還有很多在家善男信女建的「堂」,如「先天堂」、「龍華 堂」等,這些都屬於依附於佛教的民間信仰。   中國大陸的佛教叢林,現在有很多的「本山」、「分院」;在日本,除總本山 外,還有「末寺」,是屬於派下道場。如佛光山,除總本山外,尚有別院、分院、 寺、講堂、道場、佛剎、經舍等等名稱。   我想,只要合乎佛法,在經論裡有所根據,不管什麼名稱,都只是假名。不過小寺、小廟與叢林的意義還是有所不同,有資格稱「叢林」的,代表能夠接引十方僧人共修共學的大叢林道場。 問(4):道場為什麼又名為「精舍」、「蓮社」呢? 答:「精舍」又作「精廬」,原指智德精練者的舍宅,乃寺院別稱之一。「精舍」是指很精緻、規模不大,由虔誠、少數信者聚集的地方。   「蓮社」是念佛修行的結社。「蓮」,象徵淨土宗,所謂「九品蓮花為父母」, 故稱「蓮宗」,念佛人建立的道場就稱為「蓮社」。但也不一定淨土宗才可以稱「蓮社」,如「華嚴蓮社」,以弘揚《華嚴經》為主;「華嚴」,象徵修行的境界如蓮花般清淨莊嚴,佛教講究清淨,故以「蓮花」為名的也很多。 問(5):在眾多叢林中,各有專門弘揚的佛學、戒律等,叢林是否有這樣的分類? 答:叢林類別很多,弘揚禪門的道場稱「禪林」、「禪宗叢林」;弘揚律宗的,就是律宗的叢林,如南京的龍潭寶華山、北京的戒壇寺。還有很多弘揚專論專宗的叢林,如玄奘大師駐錫過的西安大慈恩寺,是唯識宗的叢林;南京棲霞山寺,過去是三論宗的叢林,以弘揚三論宗為主,後來經過歷朝修行人的替換,慢慢才成為禪宗的叢林;又如常州天寧寺、焦山定慧寺及焦山佛學院,以講學為主,可說是講學的叢林。   「農禪」,是農務的禪林,主要以種田、生產作物自耕自食,不為人誦經,也不出去化緣;有的叢林是「工禪」,自己做工製作瓷器、瓦罐、木材家具的叢林道場。   「菩薩叢林」。「菩薩」有別於聲聞、緣覺,只求自度自了的道場。廣義來說,佛陀建精舍、講堂,「馬祖創叢林,百丈立清規」的禪林,乃至參禪、弘法安僧的寺院庵堂,都稱為「菩薩叢林」。   東晉道安大師在戰亂中,仍在各地建道場,聚徒講學;清末楊仁山設「祇洹精舍」,印經、教學;近代李炳南在台中創建蓮社,他們廣納學子,弘揚佛法不遺餘力,這些道場都可以稱「菩薩叢林」。 問(6):也有注重法會、經懺之類的叢林嗎? 答:注重法會、經懺的,是屬於「經懺叢林」。其有等級之分,比方,社會上的學校,有國立大學、一般大學,或才初辦、規模不很健全的學校。   講到叢林,就要講究資格,例如五堂功課不缺、鐘板齊全。「五堂功課」,即早課、早餐過堂、午餐過堂、午殿、晚課;「鐘板齊全」,指每天從打鐘、打板,一板到五板、晨鐘暮鼓,號令都要齊全。鐘板之間的配合,有時是「一鐘一板一木魚」,有時是「二板一鐘一木魚」,或者「三板一鐘一木魚」,它們都有特殊的意義。   叢林的制度、規矩、任職、升遷,都有相當的規模,所以一個有規模的叢林道場,也是十方學子所嚮往參學的目標。 問(7):有規模的叢林,十方學子前去參學,這種叢林是否稱「十方叢林」? 答:「十方叢林」的寺產是公有的,有一定規矩接引十方僧眾,又依住持繼任的制度不同,有「選賢叢林」與「傳法叢林」之分。   傳法叢林,即擔任過住持的人,不能擅自把住持的位置交由他的徒弟繼任,這是十方公有的。等於民主國家的政府,父親做縣長,就不能把縣長職務交給兒子。叢林選住持一定有授法,要選天下賢能的人來授記,預告他:「你到了某個時候,可以到我這裡來做主管。這就是「傳法」,要將住持之法、傳給十方賢達者來擔任。   選賢叢林,是指用選舉的方式來選住持。寺廟有住持的空缺,大眾可以推舉一位住持,這就是民主。佛光山設的宗委會選舉制度,即合乎於民主。如果選不出來,可由當地的諸山長老推派、推選;甚至推派不出人選,把符合資格的名單都聚集在一起,到佛前拈鬮,等於抽籤,拈到什麼人就是由誰來擔當。   大陸十方叢林,所謂「有德者居之」,很少有糾紛、是非,有道德的人都離紛爭很遙遠的。 問(8):這種叢林是否相當於「公天下」? 答:「十方叢林」就是公天下。等於唐堯虞舜,「傳賢」不傳子。相對於公天下的十方叢林;還有子孫叢林是由個人創建,他收了徒弟,以後就傳給徒弟,不傳給他人;他有法派、支派,一代一代的如父傳子、子傳孫,就這麼代代傳揚,這就是「家天下」叢林。也有很多寺廟,是介於十方叢林與子孫叢林之間。   佛教不計較人我的關係,只要看到合適的人才都很歡喜,都希望請他來住持寺廟。住持者,就是住持三寶,弘揚佛法,他不會將寺廟視為私產,因為,寺院是佛教的、大家的,是用來弘揚佛法,宣傳教義的地方。 問(9):有哪些是屬於十方叢林? 答:以江浙一帶來說,浙江天童寺、育王寺、雪竇寺、靈隱寺;江蘇金山江天寺、焦山定慧寺、揚州高旻寺、常州天寧寺;過去南京的毗盧寺、棲霞寺、古林寺、普德寺等,都是十方叢林。 問(10):十方叢林,就如順治皇帝的一首詩:「天下叢林飯似山,缽盂到處任君餐。」意思是大家都可以來吃飯,是否這是十方叢林的一個傳統? 答:「天下叢林飯似山」,「缽盂」代表佛法、代表資格。要去叢林參學,首先需有「戒牒」,它代表一個人出家的歷史及師父的傳承;還要有三衣、缽、具,證明這個人要有來處,叢林都有專人管理這些資料。所以一個人要參學,要有「缽盂」,才能「到處任君餐」。且不只是吃飯、掛單,還包括出家人參學的資格。如果缺少了這許多的資格,就不准許掛單,留住在寺院了。 問(11):什麼人可到叢林參學? 答:大部分的叢林只提供給比丘掛單,女眾叢林才提供給比丘尼掛單。   在家居士、學佛的人士到了叢林,可以當貴賓、客人,但不會准許他掛單。因為在家人來自各界,有種種層次上的不同,在食宿安排上,會給予很好的待遇,住宿有客房,有好的餐廳,有知客、知賓、照客給予接待。 問(12):在家人到叢林參學,是不是也能像出家人一樣對佛法有所體悟?曾經有這樣的案例嗎? 答:在家人到叢林參學,有的是到藏經樓閱藏。過去很多名士,如宋朝的范仲淹、呂蒙正、歐陽修、王安石、蘇東坡,都曾在寺廟閱藏而有所體悟。現代不少知名教授、名家,如梁漱溟、趙樸初,與寺廟之間都有閱藏的因緣,可以說,從古至今,佛教替國家、社會造就無數的人才。   不過,在家人到叢林參學閱藏,只是作客,不能擔任什麼職事,縱使擔任職事,最多只做大和尚、住持的文書、秘書的工作。 問(13):中國有這麼多叢林,整個亞洲、東南亞一帶的國家也有叢林嗎? 答:在亞洲、東南亞一帶的叢林很多。日本京都、奈良一帶的寺院,可以說是「大本山」。如臨濟宗妙心寺派的妙心寺,就是一個大本山。以它為中心,周圍有四十幾個寺廟集中在一起,可以算是叢林;大阪的四天王寺,一進去就是廣大無邊,它也是叢林。   此外,真言密宗的本山高野山、京都的天台宗本山比叡山、福井的曹洞宗本山永平寺、淨土宗的知恩院,鑑真大師在奈良建立的唐招提寺,都是叢林。   元明時代,隱元禪師到日本成立黃檗宗,其創建的黃檗山萬福寺,是依照中國寺廟叢林的建築規制所成。他建的寺院規模很大,並樹立不穿中國服裝、不念誦中國經文者,不可掛單的規矩。三十年前我到該寺住過,當年的牌示都還掛在那裡,棉被、房間是中國式的,吃飯都依中國的規矩。不過聽說現在不一樣了,隨著時間都在改變。日本佛教深受中國佛教的影響,他們的佛教文化與中國文化相差不多,寺廟的建築、僧人職務、叢林制度都有相同之處。   韓國也有叢林。現在至少有二十多所大叢林,較著名有「三寶寺」,分別代表「佛寶」的通度寺、代表「法寶」的海印寺、代表「僧寶」的松廣寺,都極具規模。我舉幾則趣談:有一天,三大寺的出家人聚集在一起,各自吹噓自己的寺院最大。通度寺的出家人說:「韓國寺院裡,最大的就是通度寺。幾千公頃的土地不算,我們要盛菜,必須坐船到鍋裡面才能舀到菜,你說這個鍋有多大?要吃韓國泡菜了,醃泡菜的缸又大又深,必須拿梯子經過幾層樓,才拿得到缸裡的泡菜,可見我們通度寺有多大!」   海印寺的出家人聽了不服氣,說:「海印寺才大,我們有木刻版《大藏經》,收藏的木刻板舉世聞名。海印寺不但土地大,藏經法寶盛,尤其上洗手間,在高高的樓上大號,要兩分鐘後才能聽到『噗通!』一聲,你說這個廁所有多高?可見我們海印寺的規模。」   松廣寺的出家人聽了,說:「松廣寺歷代以來出過十六位國師,每位國師至少要悟道,法界、宇宙天地都在心中,十六位國師,就有十六個法界、十六個宇宙世界,可見我們有多大。」   由此可知這些叢林的規模,過去中國叢林也都是這麼大。又如中南半島的緬甸、柬埔寨、越南、泰國,也有好多大寺廟,金碧輝煌。佛教發源於印度,弘揚於中國,光大於亞洲,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叢林,現在西藏地區的幾個大寺裡,都有成千上萬個喇嘛,規模也很盛大。   現在,美洲、歐洲、非洲也有叢林,如佛光山在非洲的約翰尼斯堡建了南華寺,乘車繞行寺廟一周,就要花一、二十分鐘,可見其規模之宏大。還有馬來西亞的極樂寺、新加坡的雙林寺,規模也都很大,這些都可稱為叢林。   「天下名山僧佔多」,如果亞洲除去了這許多大叢林、大寺院,歐美除去了那許多大教堂,人類的文化將會黯然失色。 問(14):現今日本、韓國的叢林,是子孫叢林或十方叢林呢? 答:現在日本的寺院,慢慢在改變制度。日本佛教自明治維新以後,從佛祖信仰進入祖師信仰,已經不收外人來出家,是以子嗣來傳承寺院的運作。相當於「子孫叢林」。做住持的人,將來由他的大兒子繼承這座寺廟,繼承者一定要有大學畢業的資格;大兒子如果對佛教不很虔誠,可以到社會工作,讓二兒子傳承寺廟。這樣的形式為「寺族」,即寺院的子弟自成一個「族」,就如一個民族,如果寺族的子弟不夠,或子弟不要繼承,就由宗派裡再擇人選。而韓國叢林現在還維持傳賢制度,不過也有宗派之分。 問(15):如果現代的中國寺院要成為叢林,以當今的社會環境來說,應該要增加什麼條件? 答:中國寺院要成為叢林,我想第一條,是樹立「以戒為師」,信仰的中心必定要有戒律。其次,要有制度,所謂「百丈禪師立清規」、「不依規矩,不成方圓」,叢林必定要有制度,如傳承制度、調職制度、進單出單制度、人事制度、財務制度等等,有制度一切行事才有軌道。 問(16):中國傳統叢林都是比丘共住,即使在家居士前去,也只能是客卿、客人身分。近、現代叢林裡,增加了很多義工,有的不一定要落髮,可以帶髮修行,大師對此有什麼看法? 答:泰國有很多大寺院的出家人不參與俗務,只專心托缽修行,寺廟行政及對外的接待事務,就交由淨人、在家人處理。他們顧用很多在家人為淨人,是支領薪水、職業性的,過去中國稱這種人為「道人」。在叢林裡,經常要接待十方社會人士、要做各種世俗的工作,這時就需要很多的道人來協助寺務。信徒要添油香,這些錢的集中、分配,就由道人處理。寺廟也給他們薪水,但他們也有家,多少要讓他們回家。現在中國大陸的寺廟差不多是如此,有很多的出家眾,必定有很多的在家道人。 問(17):以現代叢林來說,未來有可能發展成四眾弟子都能共住修行、持戒的叢林嗎? 答:這是我所提倡的。我希望出家眾和在家眾不要有鴻溝,不要劃分得那麼嚴厲。寺廟不只是出家眾的,因為在家信徒出功德、建寺,乃至護持道場的運作,應該要有他們的一份。   叢林道場不一定都由男眾組成,可分兩序大眾:男眾住男眾的區域,女眾有女眾的區域。如現在的普陀山就有好幾百間寺廟,有男眾的寺廟,也有女眾的寺廟;其他如五台山、峨嵋山、九華山,都有四眾弟子的庵、堂、寺院,可以說,都已有四眾各安其所的情形了。 


如需引用文章,請註明出處。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Copyright ©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
 @妙法蓮華社